最近突發奇想,把迷你毛氈苔的孢芽放在矽晶圓上,來拍攝放大之後的影像,看看能不能表現出我所想要的效果。然而,拍攝的過程並沒想像中容易。
※ ※ ※
這一陣子,我所栽培的迷你毛氈苔陸續地產生孢芽了。除了拍照來記錄孢芽形成時的狀態,也取出孢芽來栽培,因為這一年不諳迷你毛氈苔的休眠技術,損失不少植株,所以重新復育是當務之急。
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應該替那些迷你毛氈苔的孢芽拍個特寫,而且還要高倍放大,才能看得清孢芽的構造。其實在去年我已經拍過Drosera pulchella孢芽的特寫了,不過今年多了其他品種,可以來看看不同的孢芽長什麼樣子。
去年拍Drosera pulchella的孢芽時,孢芽是放在一張濾紙上來拍的。這一次我想要玩玩看使用別種底材的拍攝效果,我腦中浮現一種景象,我想要拍出有倒影的孢芽。
要讓物體有倒影的底材可以用鏡子,可是一般的鏡子所用的玻璃有厚度,如果把那麼小的孢芽放在鏡子上,孢芽因為隔著一層玻璃,與鏡子的反射層有了距離,那就會形成實物與倒影分離的現象,那看起來就不自然了,會像是孢芽飄浮在空中的樣子。
另一方面,我希望倒影可以暗一點,這樣才能讓人容易分得清哪個是實物,哪個是倒影。
若底材要能表現出我想要的效果,那就是要找一塊表面拋光的深色材料。我突然想到,或許做半導體用的矽晶圓可以用,因為矽晶圓的顏色較深,而且它的表面拋光極為平整,絕對比一般的玻璃還要好。
於是我就去問問同事有沒有不要用的矽晶圓,破掉的也可以。同事翻了一下櫃子,找來了一片是完整的但已經髒了的矽晶圓,因為那片已經無法做實驗,所以可以給我用。
由於那片矽晶圓有點髒,所以請教怎麼清洗的方法。同事說一般是浸在丙酮裡面一陣子,拿出來烘乾就好了。不過我並不想把有機溶劑帶回家,所以就試試看用清潔劑來洗。
清洗的結果真差。沒想到矽晶圓的親水性非常低,水根本無法附著在矽晶圓上,就連清潔劑也不沾。洗了一下,有些污垢總是去不掉,最後用RO水沖過之後,只好算了,不能再洗下去。因為矽晶圓的硬度很低,如果洗過頭產生刮傷就不能用,因為在高倍攝影之下,刮痕是非常地明顯。
然後,我把洗過的矽晶圓放好,把迷你毛氈苔的孢芽放在矽晶圓上比較乾淨的區域,架好相機和燈光,便開始來拍攝了。
拍攝所用的鏡頭為Nikon AF Micro-Nikkor 60mm f/2.8D,並接在蛇腹上以達到高倍的放大效果。在鏡頭下方是矽晶圓,在高倍放大倍率之下,鏡頭幾乎要碰到矽晶圓了。
這個是4吋的矽晶圓,後來得知這樣的矽晶圓其實不貴,一片才台幣一百多元而已。在矽晶圓上的顆粒是Drosera oreopodion的孢芽
拍攝的結果,大致上能呈現我想要的效果了,孢芽能反映出深色的倒影。如果能加強打光,應該可以拍出更好的效果。
不過無法把矽晶圓洗乾淨確實影響拍攝的結果,因為在高倍放大之下,矽晶圓上的灰塵一覽無遺,破壞畫面的美感,而且在拍攝的過程中,還看到灰塵不斷地掉落在矽晶圓上,真是令人為之氣結。
有倒影的孢芽,孢芽長度約1公釐。只可惜孢芽的旁邊有雜物,可能是灰塵導致某種反應,使得灰塵周圍產生一圈的斑紋。
試拍花市毛氈苔的花苞。
或許下次如果要再使用矽晶圓當底材的話,還是先在實驗室用有機溶劑洗乾淨,帶回家後,再用酒精這種較無毒的有機溶劑,搭配擦拭矽晶圓用的不纖布來清潔後來附著上去的灰塵。如果家裡的落塵量太高,最不得已的情況就是再回到實驗室,在無菌操作台之下拍攝。
想不到要拍出心目中的效果,竟然如此大費周章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