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直觀的認為,栽培食蟲植物就是要餵食,把它當作是貓或狗一樣的竉物,每天費盡心思替它抓昆蟲,並期待它一口吃掉的模樣。然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覺得餵食其實很麻煩,是不是有其他提供養份的方法?
※ ※ ※
栽培養蟲植物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失去了新鮮感,大家都會認清食蟲植物終究不是動物,除了捕蠅草和狸藻之外,其他的食蟲植物吃蟲的過程都非常緩慢無趣,而且開始會覺得餵食其實蠻麻煩的,蚊子或蒼蠅不是想抓就有,尤其住在都市的高樓;餵食的後果往往很可怕,餵了一隻肥大的蟑螂,結果在豬籠草的瓶子裡餿掉了,或是大蒼蠅在毛氈苔上發黴,風一吹孢子飄得到處都是,讓家人頗有怨言;食蟲植物還很難伺候,不是任何時刻都有胃口,季節不對或生長狀況不好時,捕蟲葉失去機能,什麼都吃不下。
結果,除了一開始食蟲植物有得到比較充足的食物之外,接下來因為失去新鮮感了而且不是常常都能抓到蟲,於是食蟲植物生長狀況變差了,變差之後就更加難以餵食,惡性循環就養不好食蟲植物。
那麼,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提供給食蟲植物養份呢?其實有的,就是施肥。施肥的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完全掌控養份的供給,不像餵食那樣,想抓到到蟲不但要看季節,而且抓到太大或太小的蟲子都令人困擾。施肥還非常乾淨,從此就可以擺脫腐臭和發黴的惡名,能夠名正言順種在房間裡和你一起睡。
不過,希望你看到這裡時還沒有離開,就興奮地趕過去為食蟲植物施肥。不管你是不是已經有豐富的園藝栽培經驗,食蟲植物的施肥方法與一般園藝植物非常非常不同,如果依你心中想像的方法為食蟲植物施肥,只會導致食蟲植物死傷慘重。請務必耐心讀完這篇文章。
食蟲植物與一般園藝植物在施肥上的差別
食蟲植物與一般園藝植物在栽培上,其中一項很大的差異就是施肥的方法。我們都知道食蟲植物要吃蟲,是因為它們生長在貧瘠的土地上,為了獲得更多的養份而發展出吃蟲的生存策略。但是它們長久以來就習慣生長在貧瘠的土地上,結果反而無法適應肥沃的土地。
所以,如果依照栽培一般園藝植物的觀念,直接把肥料往土裡倒,後果就是製造出食蟲植物無法生存的環境,而且食蟲植物對環境變化很敏感,誤施肥料到栽培介質中,植株會很快就枯萎,沒有挽救的方法。
如果施肥不是施到土裡,那還能施到什麼地方?答案是直接把肥料施放在葉子上,而不是讓根部來吸收肥料。食蟲植物是用葉片來捕食昆蟲並吸收養份,所以從捕蟲葉吸收肥料就非常理所當然。
如果你本身就有栽培一般園藝植物的經驗,一定會知道植物除了根部之外,整株植株其實都能夠吸收肥料,所以可以把肥料噴灑在植物的表面上,肥料就會經由植物體表的氣孔滲入植物體內。也因此,如果食蟲植物沒有長出捕蟲葉時,還是能夠藉由噴灑來施肥。
食蟲植物與一般園藝植物在施肥上還有另一個差異,就是食蟲植物對肥料非常敏感,如果用栽培一般園藝植物的觀念來調配肥料,濃度會過量,會對食蟲植物造成嚴重的肥傷。食蟲植物施肥的最大原則就是濃度要很低,寧可不足也不要過量。
適合食蟲植物的肥料
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肥料,成份不同作用也不同,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如何選擇。所以我們從認識肥料的種類開始。
從肥料的製造方法來區分可分為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這兩種。化學肥料是由礦物或化學品製成的,通常是粉末,要溶於水後再來噴灑,也有少數的化學肥料是液態的,加水稀釋後使用。
這些要加水溶解或稀釋的化學肥料,通常都是以噴灑來施用的,因為它們的直接由植物體表吸收,作用快速幾天見效,所以又稱作速效型肥料,這類型肥料也就是我們用在食蟲植物上的肥料。
既然有速效型肥料,也就有緩效型肥料。這類型的肥料都做成顆粒狀,使用時是灑到栽培介質表面或拌入栽培介質裡。緩效性肥料能夠緩慢釋放肥料,效果能持續數個月以上。它們可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用難溶的鹽類做成的,「魔肥」便是一例;另一種類型是把化學肥料用樹脂包覆,當樹脂在栽培介質中開始分解時,就會釋放出養份,「好康多」便是一例。
緩效性肥料也能用在食蟲植物上,但是用法完全不同,會另外作專文討論。
那麼有機肥料可以用嗎?千萬不要!因為有機肥料都必須經過微生物分解後,釋放出來的養份才能被植物吸收,否則植物是無法直接吸收有機肥的。然而這個微生物分解的過程,講白了就是腐敗、發黴,這並不符合我們想種出乾淨食蟲植物的宗旨。
我們知道該選擇速效型的化學肥料之後,接著要再進一步認識它們的成份。大部份化學肥料是由「氮」、「磷」、「鉀」三種化學元素調配成的,比例不同就有不同的作用,氮的比例高適合植物成長,磷的比例高適合開花結果,鉀的比例高能增進抵抗力。在肥料的包裝盒上都會標示氮磷鉀的比例,說明書也會標示用途。栽培食蟲植物時,大部份情況我們都是選用含氮高的速效型肥料。
肥料包裝盒上這三個數字「30-10-10」就是氮、磷、鉀元素的比例。 |
肥料的使用方法
我們以市面上常見的「花寶五號」為例來說明如何配製肥料。「花寶」系列是HYPONeX公司生產的肥料,共有5種,其中以五號含氮量最高,較適合食蟲植物使用。
依據原廠說明書的指示,花寶五號應以水稀釋1000倍後再噴灑到植物表面。當然,原廠說明書寫的是一般園藝植物的用法,用在食蟲植物上要稀釋更多倍,必須稀釋到4000倍,才能安全地用在食蟲植物上,配好的肥料是肉眼稍可辨識的淡橘色溶液,若顏色較深,肯定濃度太高。
當然,我們配製肥料還是要小心謹慎,用正確的方法來配製就會得到濃度正確的肥料,而不是只用肉眼判斷顏色的深淺。
花寶五號的包裝盒內附有一個小藥匙,用那個小藥匙裝滿一平匙的肥料就大約是一公克,詳情可參閱「一匙的肥料有多重?」。將這一公克的肥料倒入4公升的水裡充份攪拌均勻,就能得到稀釋4000倍的肥料。
挖一匙肥料,壓平,多餘的肥料由藥匙抹去使表面平整,即得約一公克的肥料。 |
施肥的時機
不是想施肥就能施肥,一定要先判斷現在是不是適合施肥的時機。原則上,配合食蟲植物的生長來施肥,當食蟲植物在生長季時,就順勢施肥,食蟲植物有充足的養份就會長得很快。通常施肥之後過一個星期,就會開始看出效果,也許植株原本懶懶散散的長得慢,施肥之後就會看到開始冒出新芽,或是幼葉長大的速度比較明顯。
施肥是很有功效的,但千萬不要過度施肥,過量反而揠苗助長導致肥傷。施肥過後,應忍耐兩三個星期之後再施一次肥料,若沒把握,延長到一個月後再施肥也可以。等到你的經驗較多之後,可以判斷植物生長狀況而縮短施肥的間隔,或許可以短到每個星期都施肥。
毛氈苔對施肥的反應最為明顯,當它的捕蟲葉沾到肥料之後,就會像捕到昆蟲一樣,腺毛和葉子都捲曲起來。經過數天之後才會展開,等到腺毛上面又開始充滿液珠時,大致上就可以再來施肥了。捕蟲蓳也有類似的現象,只是黏液的分泌比較沒那麼明顯。其他的食蟲植物則比較沒有那麼明顯的反應,定期施肥會比較安全。
圖左為施肥前的毛氈苔,圖右為剛施肥後的毛氈苔。圖右的毛氈苔要等一段時間回復成圖左的狀態,才能再施肥。 |
不能施肥的時候
什麼情況不能施肥呢?就是食蟲植物沒在生長的時候,強制供應養份是會導致肥傷的。
食蟲植物不生長的原因有兩個因素,如果現在不是食蟲植物的生長季,食蟲植物自然就處在不太生長的狀態,甚致進入休眠。這裡並不刻意談哪個季節才是食蟲植物的生長季,要因地制宜。
舉例來說,豬籠草在原產地大致上一年四季都在生長,因為地處低緯度地區,四季如春沒有明顯的四季變化。但是若種在像台灣這樣四季分明的地區,夏天對有些豬籠草來說可能太熱,冬天又太冷,所以只有春秋兩季才有生長,於是就只能在這兩個季節對豬籠草施肥。
有些種在室內的食蟲植物可能更受人工環境的影響,往往在冬天到春天時生長狀況最好,於是就只能在這段期間施肥。
另一個食蟲植物不生長的因素就是它的健康狀況出問題了,如果以為施肥就像打點滴那樣可以補充營養,結果反而會使病情更加惡化。若排除季節因素,通常食蟲植物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是栽培介質累積太多的鹽份,或是栽培介質開始腐敗,於是可見到栽培介質的表面長出藻類或是發臭。在這種情況下,優先換新栽培介質,等到一兩個星期之後看到食蟲植物開始有生長的跡象,再來施肥。
學會施肥讓你的食蟲植物高人一等
早期的食蟲植物栽培方法中,大都是不讚成對食蟲植物施肥。原因不得而知,推測當時的栽培者拿栽培一般園藝植物的那一套對食蟲植物施肥,結果損失慘重,因而得到食蟲植物不能施肥的結論。
我當初剛開始栽培食蟲植物時,也是受到那樣的觀念所影響,從未對食蟲植物施肥。然而因為我的食蟲植物是種在室內,幾乎沒有昆蟲可抓,食蟲植物當然並不會憑空生長,所以食蟲植物是買了很多,但也總是種不好而損失很多。
二十年前的台灣,有一陣子有從荷蘭進口食蟲植物,每盆食蟲植物上面附有一張花牌,背面是簡單的栽培方法,上面的一句話「Do not apply fertilizer」,就是叫你不要施肥。不過我相信這家園藝商老早就知道食蟲植物可以施肥,所以他們家的食蟲植物都很大很美,品質之好難以超越。 |
在今天,對食蟲植物施肥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過去是很難想像的。我自己也花很久的時間才跨過那道心理障礙,嘗試對食蟲植物施肥。因為想一想「質量守恆」這個定理,如果食蟲植物沒抓到蟲又沒有其他管道獲得養份,它怎麼可能憑空長大?當然長不大!
後來漸漸有同好開始嘗試施肥,都有好消息,而且許多玩家實地參訪國外著名的食蟲植物栽培場,也都獲得同樣的結論,這些栽培場老早就開始對食蟲植物施肥,而且對於豬籠草的施肥其實相當激進,是直接把緩效性化學肥料直接灑在栽培介質上。
所以了,食蟲植物是可以施肥的;想要把食蟲植物種得漂亮,就一定要施肥。這篇文章提供基本的施肥方法,相當保守安全,很適合初學者使用。等到經驗較多之後,可依植株生長狀況自行調整施肥的方法,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