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食蟲植物喜好偏酸的環境,也有一些喜歡鹼性的環境。通常我們會依據已知的資料,使用適當的栽培介質來種食蟲植物,所以原則上是不需要再去測什麼pH值了。不過,偶而還是有些需要測量的情況。例如拿到一個來歷不明的泥碳土,不知它的pH值是否被調過了,這個時候就得測一下才會令人放心。
※ ※ ※
以下來介紹一種測量栽培介質酸鹼度的簡單方法。

最近在實驗室中發現pH試紙,不知以前的人拿來測什麼。總之是沒人要了,所以就拿來測一下栽培介質的酸鹼度。這個試紙的量測範圍是pH 4.5到10.0之間,精確度到0.5個單位,背面還有另一個範圍的比色表。

在每張塑膠試片上,貼有三片不同呈色劑的紙片。測量時,把試片快速地浸到樣品溶液中並立刻拿出來,甩掉多餘的溶液之後就馬上比對。假如樣品是栽培介質之類的,則用少量的RO水浸溼栽培介質,經過幾分鐘,再將栽培介質擠出水來,然後測量pH值。
環保署有提供標準的土壤中酸鹼值測定方法,簡單來說,取同重量的樣品和水混合,經過1小時後,再測量這個水的pH值,即為該土壤樣品的酸鹼值。
不過,我手邊沒有天平,所以水的添加份量就越少越好。其實我認為並不需要那麼精確測量水量,因為只要小心添加水量,直到栽培介質飽合吸收為止,再稍微加一點水,使得水能從栽培介質中流出來足以測量就很夠了。因為栽培介質中的酸性物質並不會無限的解離,所以氫離子濃度只會達到某個極限,也就是會趨近栽培介質的真實酸鹼度。所以我用我自己的方法,簡單測一下我手邊所能拿到的樣品,測出來的結果如下一張圖。

由左到右依序為:
新竹市的自來水:pH 7.0-7.5
水苔:pH 5.0-5.5
無肥酸性泥碳土:pH 5.0
顆粒土:pH 6.0
RO水:pH 6.0
水盤內的水:pH 5.5-6.0
自來水那一張(最左邊)實在很難判斷,只覺得那應該要偏鹼才對,因為和其他酸性的樣品比較起來,顏色的差異是很大的。我原本想把上面這張圖的試片排在一起拍照,結果發現會試片接觸在一起後又會影響彼此的顏色,因為紙片上面的水還沒乾,所以趕緊將它們分開再來拍照。所以,左邊第二張的顏色有受到影響,靠左的那一端變色了。而測泥碳土那一張試片沾到一些泥碳土碎屑,所以有些髒點。
由於試紙在乾掉之後,顏色還會再變,所以必須沾好樣品之後就立刻比對。當然了,這個比對並不是很容易,會有難以判斷的情況,所以這種測試方法並不能測出很準確的數值,而是作為參考。如果要測得準確,那就得買pH儀了,不過這種儀器不太便宜,好一點的都要一萬元台幣以上,若只是偶而測一下就要買昂貴的儀器,那是非常不值得的。所以,雖然pH試紙無法提供很準確的測量結果,但由於它很便宜,足供業餘使用。
雖說pH試紙只能算是業餘實驗用的,不過這裡所介紹的pH試紙可是專業級的,它有三個顏色,可供更為可靠的比對。由於每一種呈色劑只有在某個較為狹窄的pH範圍內,才會有明顯的色彩變化而能辨認,超出之後就看不出來了。所以,專業級的pH試紙為了提升量測範圍,會用染有幾種不同呈色劑的紙片,若某一紙片的顏色已經比對不出來了,還可以再比對其它紙片的顏色,只要是該pH試紙能測量的範圍,應該都測得到。
這一類的pH試紙也比較不易買到,可能要多跑幾間化工原料行來問問看。在台灣還能買得另一個廠牌的pH試紙,是日本TOYO牌的試紙,它測的範圍較窄,所以可能得多買幾種以涵蓋你想量測的範圍,不過它的好處是精確度較高,是以0.2個單位來劃分,而不像這裡介紹的pH試紙是以0.5個單位來劃分。
※ ※ ※
以下來介紹一種測量栽培介質酸鹼度的簡單方法。

最近在實驗室中發現pH試紙,不知以前的人拿來測什麼。總之是沒人要了,所以就拿來測一下栽培介質的酸鹼度。這個試紙的量測範圍是pH 4.5到10.0之間,精確度到0.5個單位,背面還有另一個範圍的比色表。

在每張塑膠試片上,貼有三片不同呈色劑的紙片。測量時,把試片快速地浸到樣品溶液中並立刻拿出來,甩掉多餘的溶液之後就馬上比對。假如樣品是栽培介質之類的,則用少量的RO水浸溼栽培介質,經過幾分鐘,再將栽培介質擠出水來,然後測量pH值。
環保署有提供標準的土壤中酸鹼值測定方法,簡單來說,取同重量的樣品和水混合,經過1小時後,再測量這個水的pH值,即為該土壤樣品的酸鹼值。
不過,我手邊沒有天平,所以水的添加份量就越少越好。其實我認為並不需要那麼精確測量水量,因為只要小心添加水量,直到栽培介質飽合吸收為止,再稍微加一點水,使得水能從栽培介質中流出來足以測量就很夠了。因為栽培介質中的酸性物質並不會無限的解離,所以氫離子濃度只會達到某個極限,也就是會趨近栽培介質的真實酸鹼度。所以我用我自己的方法,簡單測一下我手邊所能拿到的樣品,測出來的結果如下一張圖。

由左到右依序為:
新竹市的自來水:pH 7.0-7.5
水苔:pH 5.0-5.5
無肥酸性泥碳土:pH 5.0
顆粒土:pH 6.0
RO水:pH 6.0
水盤內的水:pH 5.5-6.0
自來水那一張(最左邊)實在很難判斷,只覺得那應該要偏鹼才對,因為和其他酸性的樣品比較起來,顏色的差異是很大的。我原本想把上面這張圖的試片排在一起拍照,結果發現會試片接觸在一起後又會影響彼此的顏色,因為紙片上面的水還沒乾,所以趕緊將它們分開再來拍照。所以,左邊第二張的顏色有受到影響,靠左的那一端變色了。而測泥碳土那一張試片沾到一些泥碳土碎屑,所以有些髒點。
由於試紙在乾掉之後,顏色還會再變,所以必須沾好樣品之後就立刻比對。當然了,這個比對並不是很容易,會有難以判斷的情況,所以這種測試方法並不能測出很準確的數值,而是作為參考。如果要測得準確,那就得買pH儀了,不過這種儀器不太便宜,好一點的都要一萬元台幣以上,若只是偶而測一下就要買昂貴的儀器,那是非常不值得的。所以,雖然pH試紙無法提供很準確的測量結果,但由於它很便宜,足供業餘使用。
雖說pH試紙只能算是業餘實驗用的,不過這裡所介紹的pH試紙可是專業級的,它有三個顏色,可供更為可靠的比對。由於每一種呈色劑只有在某個較為狹窄的pH範圍內,才會有明顯的色彩變化而能辨認,超出之後就看不出來了。所以,專業級的pH試紙為了提升量測範圍,會用染有幾種不同呈色劑的紙片,若某一紙片的顏色已經比對不出來了,還可以再比對其它紙片的顏色,只要是該pH試紙能測量的範圍,應該都測得到。
這一類的pH試紙也比較不易買到,可能要多跑幾間化工原料行來問問看。在台灣還能買得另一個廠牌的pH試紙,是日本TOYO牌的試紙,它測的範圍較窄,所以可能得多買幾種以涵蓋你想量測的範圍,不過它的好處是精確度較高,是以0.2個單位來劃分,而不像這裡介紹的pH試紙是以0.5個單位來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