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盆裡的栽培介質會漸漸老化,使得豬籠草的成長每況愈下,這個時候,替它更換栽培介質就能使它回復活力。
※ ※ ※
在很久以前,我就想要替家裡的豬籠草全面更換栽培介質,因為有些栽培介質已有幾年沒換,栽培介質變髒,而且豬籠草的生長狀況變得不好,只是一直有許多藉口,所以遲遲沒有動工。
之前最主要無法動工的理由是沒有足夠的栽培介質,因為只靠我個人從花市能帶得回來的栽培介質根本不足以滿足我那些種在大型花盆裡的豬籠草。在過年前終於下定決心必須完成這件工作,所以向網路商店訂了十大包栽培介質,只花費少許的運費就送到家裡了。這一次買了顆粒土、鹿沼土和植金石,每一種都有買不同顆粒大小的包裝。
原本應該要把全部該換的栽培介質都換掉,不過又有偷懶的藉口,在過年的頭幾天,氣溫實在很低,所以我一直躲在屋子裡,不太想到戶外去。過年結束的前幾天,氣溫回暖了一點,是可以開始動工,但我還需要打掃房間,尤其是我的書架必須徹底清理一番。在時間不夠的情況下,只好先處理幾盆狀況較差的豬籠草,其他的以後再來做。
此為Nepenthes maxima × 'Mixta',種了有10年以上吧!原本應該要很大一叢,歷經修剪加上長期沒換栽培介質,所以植株才這麼小,而且生長狀況很差,不能不替它換栽培介質了。
從以前到現在,我用於栽培豬籠草的栽培介質歷經幾次變革,現在固定用一種配方,並沒因為品種特殊就有所改變。這麼做是為了減少麻煩,再加上我並沒有那麼多豬籠草可以做實驗,無法證明哪種配方適合哪種豬籠草。
我目前用於豬籠草的栽培介質為顆粒土、蘭石和泥碳土這三種混合物,視情況添加木碳。顆粒土和蘭石以1比1的比例混合,其中,顆粒土會採用直徑2公分和1公分兩種不同的大小預先混合,大致上大的與小的也是1比1混合。蘭石則是鹿沼土、植金石和一些顆粒狀栽培介質的通稱,我目前採用直徑2公分的鹿沼土或植金石,有時將兩種以隨意的比例混合。當顆粒土與蘭石混合之後,再加入1/5到1/10的泥碳土,為的是讓栽培介質的吸水能力變得好一點,這樣才能用於我家的浸水式栽培,否則單純使用大顆粒的栽培介質是無法吸水的。至於木碳的用途是用來提高栽培介質的透氣性和排水性。木碳並不混合在栽培介質中,而是排在花盆的內側,圍成一圈,豬籠草則種在木碳的中間。
這一次工作所用的栽培介質,有兩種顆粒大小不同的顆粒土、鹿沼土、植金石、泥碳土、木碳。
把各種栽培介質混合在一起,再澆水把栽培介質泡溼。我通常戴手套來工作,這樣就不會把手弄得很髒,事後容易清理。
先在花盆底部加入大顆粒的顆粒土,然後在花盆內側圍一圈木碳,做到這裡,才可以做接下來的移植工作。
在把豬籠草從舊的栽培介質中取出來之前,可以先把枯葉或過多過長的枝條剪掉,這樣在移植時會比較方便操作,不會被一長串枯枝枯瓶給妨礙到。這些前置作業都完成之後,就可以著手進行換盆的工作。
替豬籠草更換栽培介質是一件很簡單的工作,只要儘量避免操作過程的傷害,就不會影響豬籠草之後的生長。這裡所講的傷害有兩種,第一種是根部的傷害,發生於把豬籠草從栽培介質取出來的過程,所以在這一個步驟的動作必須小心,儘量不弄斷根部。第二種則是植株脫水,這個情況是取出豬籠草之後,沒有馬上種到新的栽培介質裡,結果根部長時間曝露在空氣中,就導致豬籠草缺水而枯萎。所以,應該先把所有的前置作業準備好,這樣才能在取出豬籠草之後能馬上種到新的栽培介質裡。
在取出豬籠草之前,先在地上鋪一張塑膠布或是大張的垃圾袋,這樣可以減少事後清理的麻煩。
為了減少傷害,不要用拔的或挖的把豬籠草取出來,而是把花盆倒下,重重地拍花盆的側面或底部,讓栽培介質鬆掉,再輕輕地把豬籠草從栽培介質中拿出來。如果栽培介質結塊,可以用鏟子把花盆內側的栽培介質挖鬆,或是用棒子從花盆底部的排水孔插進去,把栽培介質頂出來。
豬籠草取出來之後,視情況清除掉一部份的栽培介質,栽培介質越舊越髒,就需要清掉越多,但別過度清除,以免傷根。對於新手來說,比較安全的做法是不要去除舊的栽培介質,而是直接移到大的花盆,再用新的栽培介質填滿周圍的空隙就好了,這樣對豬籠草的根部最不易造成傷害。
小心地把豬籠草放入花盆裡面,然後把預先拌好的栽培介質填入花盆裡。如果你覺得木碳露出來不好看,那就在木碳表面蓋上一層薄薄的栽培介質。
完工之後,再澆一次水,而且要澆大量的水,這樣水流可以帶動花盆裡的栽培介質,栽培介質就會流動而填滿花盆裡的空隙,整盆栽培介質就會變得更密實,可以保證豬籠草的根部都能接觸到潮溼的栽培介質。澆水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把附著在顆粒土和蘭石上的泥碳土碎屑沖洗掉,這樣看起來就會乾淨多了。
換好栽培介質的豬籠草就可以放回原地繼續栽培,豬籠草會像是沒發生過什麼事一樣繼續成長,而且在幾個星期之後,你會發現豬籠草的生長狀況會有所改善,這就是栽培介質換新所帶來的好處。對於新手來說,若不放心,可以套袋保溼,等到豬籠草能正常生長,才馴化它適應不套袋的環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