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食蟲植物生長在比較冷涼的環境,因此在炎熱的台灣平地想要栽培那些食蟲植物是不可能的挑戰,必須尋求其他的解決方法。有什麼是適合我們使用的降溫方法呢?
※ ※ ※
有很多美麗的食蟲植物是生長在高山或是高緯度地區,那些地方的氣候相較於台灣的平地是涼爽的;有些食蟲植物生長的地方則有日夜溫差很大的特性,像是在高山上或是在內陸地區,日夜溫差可超過10度。台灣四面環海,氣溫受到溫度變動較小的海洋所調控,因此日夜溫差相較之下會小了許多。
因此,如果想要在台灣的平地來栽培那些需要低溫的,或是需要很大日夜溫差的食蟲植物,就會格外地困難,甚至根本就不會成功。唯一的做法就是要用人工來控制環境的溫度,來模擬那些食蟲植物在自然界下的生長環境。以下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方法是可以用來降低環境的溫度。
冰塊—辛苦而且難以控制
最常被想到的降溫方法,就是使用冰塊。在保特瓶裡裝滿了水,再放到冰箱的冷凍庫凍成冰塊,然後再拿出來放在食蟲植物的旁邊,讓冰塊來降低食蟲植物周圍的空氣溫度。也有人把冰塊放在花盆上,用融化出來的冰水來降低根部的溫度。
可惜的是,這種降溫方法是既辛苦而且又難以控制。由於冰塊融化的速度很快,一瓶保特瓶的冰大概在一天之內就會融光了,所以每天都要準備冰塊。而冰塊降溫的範圍有限,如果想要降溫的區域比較大,那就要準備好幾瓶的冰塊。不過這麼一來就有製造冰塊的問題了,試問有誰家的冰箱有很大的冷凍庫呢?冷凍庫裡面應該早就放滿了食物,想要多放一個保特瓶都會很困難。
用冰塊來降溫的重要難題就是無法控制溫度,溫度要不是過低,不然就是不夠低。如果將冰塊直接放在通風的環境下,被冷卻的空氣很容易就流失,既達不到降溫的效果,冰塊也很快就融化了。若要要延長冰塊的降溫效果,那就要做好保溫的工作,例如將植物放到保麗龍箱中,利用保麗龍保溫的特性及箱子擋風的效果,就可以減少冷卻的空氣流失掉的問題。然而保溫做得太好,箱子裡的溫度反而會過低而造成寒害的問題,不可不慎。
其實冰塊保溫是利用它的物理特性,冰塊在融化成水之前,它的溫度會一直維持在零度,由於冰塊的融化熱很大,每一公克的冰塊在融化成水之前,它需要吸收80卡的熱量。因此如果保溫箱的保溫效果很好,外界的熱量不易流入保溫箱內,則冰塊的融化速度會很慢,而且能讓周圍的溫度固定為零度,不需要任何的人工控制。這樣的特性對於保存食物是非常好的,然而並不適用於食蟲植物,因為實在太低了。
有一種放在攜帶型保溫箱裡面用來降溫的保冷包,這也是同等於冰塊降溫。保冷包並沒有固定的名字,像是「冰寶」、「保冷劑」,甚至也有人叫它「冷媒」。有的保冷包是用密閉塑膠盒做的,裡面注入藍色的液體;低價位的保冷包是用塑膠袋包裝的,裡面放了一些膠狀物質。保冷包看起來降溫的效果可以比冰塊久,不過這只是心裡作用而已,因為保冷包裡面裝的只是水而已,保冷效果和同樣大的冰塊是一樣的。
保冷包有各種型式,塑膠盒製較為堅固,可以長期反覆使用,可以在市面上購得;塑膠袋包裝者成本較低,通常附在冷藏郵寄的貨物中,亦可回收使用,然而它較易破掉,使用期限較短。
有人認為在水裡加入鹽,就可以讓它結成更具有降溫能力的冰塊。不過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在水裡加入鹽只能讓水的凝固點降低,讓水能低於零度才結冰,但對於保冷能力最重要的「比熱」和「融化熱」卻不會有多大的影響。簡單的說,用加鹽的冰塊可以讓溫度降得更低,冰塊會在低於零度時融化,並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固定的溫度。這對於需要冷凍保存的物品來說,使用加鹽的冰塊是可行的做法,然而那更不適合食蟲植物,因為會引發凍傷的風險。
或許在冰塊表面包上一塊布,讓冰塊的降溫速度減慢,同時給保溫箱適度的透氣,這樣可能可調整出讓保溫箱裡面的溫度不高也不低。不過可別忘了,利用冰塊保溫的最大缺點,就是它得依靠人力來維持,它的最大罩門,會因為忘記、出差或是旅行,讓長久以來辛苦的照顧全部破功。
水牆—大規模而專業的降溫方法
水牆是園藝界常用的大規模降溫方法,它的降溫原理是利用液態水蒸發成為氣態水的過程會帶走熱量,而達到降溫的目的。水牆多半是用瓦楞紙做成的蜂巢狀多孔的透氣結構,安裝在溫室的一側,在水牆上方會不斷有水注入來弄溼水牆。在水牆相對的另一側牆面則安裝巨大的風扇,風扇會將溫室內的空氣向外抽出,因此,溫室外的熱空氣就會進入水牆,因為水的蒸發使熱空氣降溫,進入水牆的空氣就涼了。
不過,水牆有其降溫的極限。水牆降溫的能力取決於空氣的相對溼度,如果外界空氣的相對溼度氣越低,則降溫效果越好。在乾燥的內陸國家使用水牆,夏季時溫室內的溫度可以降低到20度,然而在台灣這樣高溼度的環境,通常27度是夏季時降溫的極限,如果是悶熱的天氣,則降溫的效果更差。
對於大多數的豬籠草來說,水牆溫室裡面的環境非常好,多半可以長得很好,因為空氣潮溼,溫度也降得夠低,對於其他的食蟲植物來說也都是很適宜的生長環境。不過要建立水牆溫室是一筆不小的投資,溫室多半需要較大的土地,溫室及水牆本身的花費也依規模和等級而需要數十萬到數百萬台幣。這只能適用於資產較多的玩家。
噴霧—成本低廉而廣為應用
噴霧是一種很簡單的降溫方法,它的原理同樣是利用水的蒸發來帶走熱量,但因為設施比較簡單,成本也低廉許多,所以噴霧降溫比起水牆降溫的占有率更高,隨便一個簡單的網室或溫室就可以架設。
利用噴霧來降溫,請記得它的原理,就是水必須要能夠蒸發,溫度才會降低,所以噴霧的環境必須要通風。如果在密閉不通風的環境之下噴霧,即使噴再多水也不會降溫,反而因為溼度太高,太陽一曬就造成嚴重的溫室效應,會讓植物熱死。還有一點,噴霧一定要搭配自動控制,必須定時噴霧才有效。如果只是用人力零星地噴灑,那只要水一乾掉了,溫度就上升了,達不到長時間降溫的效果。
造霧機通常被用來加溼,不過它也可以達到降溫的目的,只要一面造霧一面通風,就會讓空氣溫度降低。不過造霧機的造霧量多半不大,所以只能用在小型溫室或水族箱裡,大規模的造霧還是使用噴霧設備較佳。另外,造霧機本身會發熱,最好將造霧機與植物隔開,再用管線將霧氣導入。
不過噴霧也是有缺點的,一定要使用較好的水質。如果水質較差,長期的噴霧會讓植物表面覆上一層鈣鹽,那就是水蒸發之後所留下來的鹽份,對植物的生長很不利,而且也容易造成噴霧管路阻塞。解決的方法是用逆滲透法或是離子交換法來做出純水(不是軟水),再噴在植物上或空氣中。當然了,製造純水會導致支出增加,或許可以交替使用自來水及純水來進行噴霧,在一天大部份的時間以自來水來噴霧降溫,中間夾雜數次純水噴霧來洗去植物上的鹽份,這樣便可以節省成本。
冰箱或冷氣—小規模的精確環境控制
利用噴霧或水牆來為食蟲植物降溫,說起來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夢想,因為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那種經濟能力或環境而能夠擁有一座溫室。我們大多數人只是栽培少許的食蟲植物,偶而會想要栽培幾盆比較難種的食蟲植物。這時候,若能有一個比較簡單的控制環境,就能達成夢想了。
其實利用冰箱來為食蟲植物降溫,是一種簡單、經濟而且又容易控制方法。通常是使用販售飲料用的透明冰箱,可以請人或自己改造它的溫度設定,也可以直接選購控溫範圍可到室溫的冰箱,然後自己在冰箱裡面架設燈具,或從透明門外投射光線進入冰箱。由於冰箱的保溫效果很好,所以在能源的消耗上其實並不會很多。近年來有一種用冷熱晶片(或稱作制冷器)作為控溫的冰箱,它的優點是這一類的冰箱可以做得更小,也不會有壓縮機運轉時的噪音,然而冷熱晶片的降溫效率比壓縮機差很多,會比較耗電,而且這一類的產品多半是廉價的次級品,用沒多久其降溫能力就變差了。雖然有專業級的機種,但是價錢比傳統壓縮機的機種來得更貴。
較為少見的小型單門透明門冰箱,可以先作為小量栽培的測試。
用冰箱來控溫有一缺點,雖然可以用來栽培食蟲植物,然而生長的效果並沒有想像中的好。探究問題的原因就是冰箱的溫度控制是恆定的,然而食蟲植物的生長需要有日夜溫差。要做出具有日夜溫差能力的冰箱並不難,關鍵只在於採用不同的控制方法。不過一般來說,請冷凍行改造冰箱只能做到溫度設定值的改變,他們大概從未聽過什麼是日夜溫差,所以也做不出來。要做日夜溫差的冰箱,多半只能自己改造,或是請具有電機背景的人來協助。
日夜溫差的控制在原理上來說是很簡單的,不過若要完整的敍述做法,得要花上好長的篇幅,所以未來將另作專文來介紹。在此只簡單介紹日夜溫差的做法,做法有幾種。第一種做法是請冷凍行把冰箱的溫度設定改成20度,這樣的冰箱就會固定維持在20度。接著,我們自己準備一個外部的溫度控制器,把溫度設定在低於27度時就會切掉冰箱的電源。然後再用一個定時控制器來控制這個外部的溫度控制器。我們設定定時控制器,讓它在夜晚時讓外部的溫度控制器不會控制冰箱的溫度,到了白天才會進行控制。這樣一來,冰箱在晚上時,它的溫度就會依據冰箱內部的溫度控設器而控制在20度。到了白天,定時控制器啟動外部的溫度控制器,外部溫度控制器測得冰箱內的溫度是低於27度,它就會把冰箱的電源切斷,於是冰箱就不會降溫,溫度就會開始緩緩的上升,直到溫度超過27度時,外部溫度控制器就讓冰箱通電,於是冰箱就會再開始降溫,當溫度低於27度時再被斷電,如此週而復始,直到夜晚來臨,定時控制器關掉外部的溫度控制器,冰箱不再受制於外部的溫度控制器,便開始降溫,直到降到冰箱自己的溫度設定值20度為止。
第二種做法則是不要對冰箱做任何的改造,改買兩個溫度控制器和一個定時控制器,一個溫度控制器用來控制白天的溫度,另一個則控制夜晚的溫度,然後由定時控制器來切換這兩個溫度控制器,這樣就能做到日夜溫差的控制了。第三種則是買較高階的溫度控制器,這一類型的溫度控制器可以設定簡單的程式,我們可以設定在一天當中各個時間時的溫度,可以做出日夜溫差變化更為平緩的效果,例如我們可以設定日夜改變時,每一小時溫度變化為2度,就不會像前面兩種溫度控制法會導致日夜溫差變化在半小時內就完成,而讓植物遭受太快的溫度變化。
如果需要控溫的空間大小是界於溫室和冰箱之間,例如想要控制一個陽台的溫度,那最好的選擇就是使用冷氣。冷氣亦可以和冰箱一樣,自己改造成日夜溫差的控制能力。
素燒陶盆—對於某些植物而言有必要
素燒陶盆是指那種沒有上釉藥的陶製花盆,這種陶盆具有微細的多孔構造,本身會吸水,所以同樣可以利用水蒸發時帶走熱量的原理,而能降低花盆的溫度。塑膠花盆或上釉的陶製花盆則因為沒有吸水能力,水份無法透過花盆壁面來蒸發,所以在日晒時都會導致栽培介質變得很熱。通常在栽培眼鏡蛇瓶子草或太陽瓶子草時,會有必要要使用這種方法讓花盆的溫度降低,使植物的根部能維持在較為低溫的環境。
使用素燒陶盆來降低根部的溫度時,有幾個要點需要注意。由於水份的蒸發很快,所以一定要把花盆浸在水裡,如果不這樣做,可能太陽一晒,栽培介質就會在一天之內乾透,植物就枯死了。另外,這樣的降溫方式必須要搭配通風的環境,才會具有效果。
選擇合理的栽培方式
讀完這一篇文章,應該可以讓你更加了解溫度控制是怎麼一回事了。總而言之,如果想要在台灣的平地栽培那些一定要低溫或是日夜溫差的食蟲植物,那就是要付出代價,購買設備並消耗能源,才能維持那些植物的生長。企圖以「馴化」的手段來讓那些植物去習慣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長環境,是永遠不會成功的,因為造物主創造出每一種生物,皆有其設定好的生長條件,換句話說那就是「天性」,任何人想要違背它的天性,注定只會走向失敗。除非自己能扮演上帝的角色,利用基因工程來改造那些植物的天性。不過就目前科技的進展來看,要用基因工程改造植物的耐寒或耐熱能力,仍然是非常地困難,而且所要花費的代價恐怕比起購買降溫設備還要高。
也有人以為栽培食蟲植物就是要搞到這樣的地步,才能種得好食蟲植物。其實這是很大的誤解,因為並不是所有的食蟲植物都需要低溫或是日夜溫差,其實有許多食蟲植物對於栽培環境的要求並沒那麼嚴苛。總之,栽培食蟲植物應該適地適所,挑選那些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是和自家的栽培環境相符合的品種,才能享受最為輕鬆無負擔的栽培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