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夏秋高雄食蟲植物交流會報導



高雄的食蟲植物交流會歷經數年而累積一筆經費,最後終於決定用來購買一台我們交流會專用的電腦投影機。這台投影機的表現也沒令人失望,讓我們看到前所未有的影像。

  ※     ※     ※

往常在高雄舉辦的交流會都借得到電腦投影機來作為演講教學之用,不過就在兩個月前,我再次向網友洽詢時,對方回覆說不能外借,因為故障了。這真是晴天霹靂,這下子交流會不就要開天窗了嗎?

之前有人提議可用交流會的經費來購買一台我們專用的投影機,不過我認為實在過於奢侈,因為每年舉辦活動的次數不多,效益太低了,所以傾向於借用就好。由於很少有人擁有投影機,所以不能再指望哪裡可以借到,於是把目標轉向租借的可行性。上網調查一下,發現出租投影機的廠商還蠻多的,但我認為租金不合理,比租車還要貴很多,而且機型看起來都比較舊,算一算若我們三年下來辦九次活動,租金合計就要三、四萬了,都已經夠買一台機器,於是我再回頭研究,如果以預算四萬元台幣為上限,能買到什麼樣的投影機。

雖然這個主題和食蟲植物無關,但我還是想分享一下我的敗家心法…不,是採購心得。

或許有人覺得為什麼需要花到四萬元來買投影機,現在的投影機不是很便宜了嗎?也有掌上型投影機啊!原本我不太想要解決投影機的問題,想把這件事丟給以後的人來做,今年暫時先租用投影機就好了,但參與之前在網路上的討論之後,我發覺食蟲植物的網友沒有一位是3C玩家,若因為不了解而買了一個虛弱的產品,使用起來一定會非常不愉快,就會變成花錢買教訓了。

投影機曾經是非常昂貴的產品。在十年前我在讀碩士班時,系上砸大錢買一台電腦投影機來取代之前傳統的底片投影機,讓我們研究生做簡報來用。那台投影機非常大,大到要用行李箱來裝,用小拖車來搬運,而且價格高達三、四十萬台幣。過了幾年我讀博士班,我的指導教授有一天說我們也買一台我們研究室專用的投影機吧!那時候剛出現一種使用DLP技術的投影機,特點是體積小很多,而且價格也低了很多,不過一台仍要十萬台幣。

時間回到現代,雖然市面上已經有價格不到兩萬元的投影機,但我們仍必須要從需求來考量最佳的選擇。我主要考量重點在於投影機的亮度,因為我們舉辦交流會的場地無法做到完全遮光,而且也不應完全遮光,得留一點光線方便讓人走動,所以如果場地比較亮,投影機卻不夠亮,畫面看起來就會比較暗淡,例如之前所用的投影機就不夠亮,所以我們比較無法看清楚畫面的內容。

不過,究竟該買多亮的投影機,我的心裡其實沒有底,我只能以經驗猜測之前我們用過的投影機其亮度大概不足2000流明,所以至少要買亮度3000流明以上的投影機。

為了保險起見,我去電腦賣場看實機展示。雖然看到最亮的機種只到2500流明,但至少已經比起過去的經驗亮了許多。然後看看價目表,我們預算的上限只能買到3000流明的機種,如果想要買到更亮就要到5、6萬元台幣的價位,但並不是越亮越好,如果買了太亮的機種,投射出來的畫面太亮,觀眾看了會不舒服;那種超高亮度的機種是用在投射更大的畫面用的,如果畫面不需要那麼大,那就不需要那麼亮。

除了亮度之外,還有其他的考量。投影機依其投影技術的差異又分為液晶及DLP。液晶機種是傳統的,過去都有體積巨大的缺點,而且用久了畫面會變黃。DLP則是近幾年來熱門的技術,優點是體積可大幅降低,但有一重大缺點是畫面會有彩虹的問題,低階的機種尤其明顯,會讓人視覺不舒服。去現場看過展示之後,我的結論是現階段中低階DLP機種仍未完全解決彩虹的問題,不過,液晶機種的體積問題則有重大的改善,至於液晶老化的問題不需考慮,反正我預期這台投影機用了兩三年之後就會換掉,在這之前只要不過度使用,就不需要擔心畫面變黃的問題。

另外,依據用途的差別,又分為家庭劇院與商務簡報這兩種規格。家庭劇院機種的特點是畫質好,色彩對比高,但它的體積較大,而且亮度較低。商務簡報機種的優缺點正好與家庭劇院機種相反,它的畫質沒那麼好,色彩對比較低,但它為了方便攜帶,所以體積較小重量較輕,而且因應較亮的投影環境,所以亮度較高。由於我們交流會活動的會場不能完全黑暗,又考慮到以後可能會在台灣各地使用,所以選擇商務簡報機種。

所以,最後以交流會經費購買的投影機是為EPSON的機種,型號為EP-1720,其解析度為1024×768,亮度達到3000流明,重量僅為1.7公斤。

買回家後趕緊測試一下,3000流明果然很亮,我在黑暗的房間裡面投影就顯得太亮,即使畫面已經投射到100吋(高1.5公尺,寬2公尺)。值得一提的是這台投影機的焦距很短,投射出100吋的畫面只要兩公尺多的距離就夠了,以前舊型機種要投射這麼大的畫面,投影的距離還要更遠。


就來個簡單的開箱文吧!原廠提供的尼龍布手提袋,就這樣從賣場把投影機背回家。



從手提袋取出紙箱。



這就是用我們交流會經費所購買的電腦投影機!它很輕,比一瓶汽水還要輕。



簡潔美觀的工業設計。



這台投影機之所以能短距離投射大畫面,是因為它有廣角鏡頭。



現在新型投影機最新的能力,就是可以隨時關閉燈光進入待機模式,只要關上蓋子,燈光就熄滅,打開蓋子,燈光立刻亮起,所以做簡報更加有彈性。過去的機種非得等十分鐘以上讓燈泡冷卻之後,才能重新啟動,非常不便。



這台投影機的操作非常簡單,操作界面全部中文化,也不會有令人難以理解的功能,我第一次進入它的操作選單,全都看過一遍就懂了,不必去翻操作手冊。它還具有畫面自動調整的能力,啟動之後,除了焦距是手動調整之外,它會自動校正畫面傾斜的問題,投射出來的畫面就是矩形,而不會是令人措鍔的梯形。



這是在明亮環境之下的投影效果。當時是將近中午的時候,外面正是晴朗的天氣,即使是一面普通的粉刷牆壁,就足以顯現出影像的色彩。



把遮陽簾拉下來,光線一昏暗下來之後,畫面的色彩就出來了。這張照片並沒有特別經過後製去調色彩,無論是室內明亮程度與畫面色彩,都與當時現場看到的相似。



看到色彩這麼鮮豔的畫面,真的很感動,因為我看過很多台簡報用的投影機也達不到這樣的境界,同時不禁鬆口氣,沒有白花錢,買的機種有達到需求。



這麼小的投影機竟然放得下這麼亮的燈泡,它更高一階的機種可以達到4000流明,也是同樣的大小。


總之投影機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問題是怎麼搬到高雄。雖然這台投影機夠小夠輕,我是可以自己帶去高雄,但如果又要同時攜帶筆記型電腦、活動所需的道具、要賣的植物、數位單眼相機,那就實在太重了。原本打算郵寄到高雄,不過正巧有高雄網友路過新竹,就讓他把投影機和活動所需的道具先搬過去。

投影機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未來如果投影機需要換新,我想以目前交流會的營運狀況,幾年之後就可存到下一筆資金,而舊的投影機可以拍賣掉,得到的錢可補貼會費。

除了投影機之外,最近我個人也面臨到要換筆記型電腦的情況,因為我那台IBM ThinkPad X40已經用了5年,除了效能已經不敷使用之外,也怕哪天突然壽終正寢,所以得尋覓下一台筆電。我一開始仍然鎖定ThinkPad的新機種,因為之前用過兩台的感覺都很好,非常值得信賴。這次打算捨棄輕薄型的X系列,因為它沒內鍵光碟機,所以考慮買T系列,但它有一台輕薄型又有獨立顯示卡的機種遲遲不在台灣上市,只好把目標轉向Sony的Z系列筆電,規格類似ThinkPad的T系列,不過Sony筆電的螢幕比ThinkPad漂亮多了。就在差不多下定決心要買時,看到實機展示卻讓我打消念頭,因為覺得質感怎麼很差,這麼貴的筆電,竟然做得很廉價的樣子,塑膠感太重,Sony越來越不懂得怎麼做精品了。


伴我五年的ThinkPad X40,除了是讓我完成學業的工具之外,部落格大部份的內容也是由這台筆電所完成。


就在我己經感到絕望,而且也一直在考慮是不是真有必要買那麼貴的筆電,我突然想到怎麼不來試試看蘋果電腦。我以前有過使用蘋果電腦的慘痛經驗,花了很多錢買PowerBook (人稱鈦書),結果用了幾個月就被它打敗了,不得不賣掉,改買IBM ThinkPad X24。當時使用的經驗是蘋果電腦並沒有宣稱的那麼好;會覺得好的,大概只有蘋果教徒吧!不過之後我仍然一直注意蘋果電腦的發展,近幾年來蘋果電腦與PC的相容性越來越好,而且可用模擬器在蘋果電腦裡面跑Windows作業系統,於是就買一台MacBook Pro。


新買的MacBook Pro,是13吋的機型,內鍵光碟機,CPU有二核心,4 GB RAM,只可惜有點重,一台要2公斤。


由於距離交流會的時間已經不多,所以就只研究演講時會用得到的軟體。其實微軟也有推出蘋果電腦專用的Office軟體,不過沒有中文版,而且今年會出新版本,所以就沒打算去研究那套軟體,改用蘋果電腦自家推出的Keynote,這是一套用途與PowerPoint一樣的軟體。

試用之後,我覺得Keynote比PowerPoint好用太多了,雖然大部份功能大同小異,不過在操作上更加直覺,而且它對於圖片的處理比PowerPoint強大得多。PowerPoint的照片處理功能只能以「貧弱」來形容,更氣人的是好幾代之前的老Bug一直沒解決 (恐怕是10年前的Bug),而且PowerPoint播放巨大的簡報檔非常吃力,總令人擔心它會不會當掉。所以每次用PowerPoint作簡報時,都得先用其他的軟體把照片處理好、設定適當的尺寸,才輸入到PowerPoint。實在有夠麻煩又很花時間。

Keynote就不一樣,它對於大圖檔的處理非常順暢,我一下子丟進幾十張照片的原始檔,每張都是數MB的等級,Keynote豪不在乎地照單全收,感覺不出有什麼遲緩的現象,當然這也可能是這台筆電的性能較好而不是軟體較好的關係。另外,其內鍵的照片處理功能夠多,如無特殊需求,只要用Keynote就夠了,不必像PowerPoint那樣還得搭配其他軟體,於是我不必多花額外的心思,可以專心做好簡報。


Keynote的操作很簡單,如果已有PowerPoint的基礎,應該就很容易對Keynote上手。美中不足的是它的畫圖能力很弱,大概要搭配OmniGraffle之類的繪圖軟體才會比較容易畫出示意圖。



為了做好簡報,這是嘗試用便條紙來構思簡報架構。許多簡報書籍都建議規劃階段先在紙上作業,因為比較直覺,等到完成所有的規劃,才到電腦上把簡報做出來。直接在簡報軟體裡面架構簡報看似省事,但往往耗費更多心思,不會做得比較快。


在做簡報的過程中,也順便玩玩iPhoto,那是一套簡單的照片管理軟體。我把我以前拍的食蟲植物照片匯入,測試它的幻燈片播放功能,玩著玩著就想到怎麼不在活動開始前播放食蟲植物的照片?不然有些人枯坐在那裡等著活動開始也不是辦法,不如播放點東西讓他們看。以前之所以沒這樣做,是因為投影機是借來的,不好意思使用太久,畢竟投影機的燈泡是消耗品,而且又很貴。現在有了自己的投影機,愛怎麼用就怎麼用。於是我把過去所拍的照片篩選一番,把比較好的照片留下來,又想到可以同時播放音樂,所以趕緊把我收集的古典音樂CD拿出來,挑選適合的鋼琴獨奏曲目,用iTune轉成MP3存在筆電裡。這次在會場播放的曲目依序為薩堤(Erik Satie, 1866-1925)的三首Gymnopedies,曲風安寧詳和,作為開場,然後是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的前奏曲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組曲Bergamasque之Clair de lune (月光),最後由組曲Children’s corner之Docteur Gradus ad Parnassum來作為幻燈片播放的結尾。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小說中講到「這個世界上,不無聊的東西人們馬上就會膩,不會膩的東西大體上是無聊的」,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不外如此。我二十幾歲以前幾乎不聽古典音樂,只聽流行音樂,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卻對它越來越感到不耐,接著出現一位美聲派的流行歌手,第一次聽到她的成名曲時真覺得是天籟,然而當大街小巷隨時隨地都在播放她那首成名曲之後,我卻對其膩到不行,到了厭惡的地步,從此再也不聽流行音樂。之後會喜歡古典音樂,應是很幸運當年買到幾片很好的CD,才發現古典音樂原來這麼好聽,之後便沈迷其中。古典音樂要好聽,大體上遵循著「大師的曲目、名家的演奏、優越的音響」的原則來做就沒錯了。


雖然我精心安排這些曲目的順序,打算在活動開場之前播放,並於播放結束時將氣氛帶到活動即將開始的雀躍心情,然而實際在活動中途發生一點小事,導致幻燈片必須提早播放,而且播放時間長度遠超出預期,如此就打亂原先的計畫。雖然覺得有點遺憾,但也沒有辦法。由於上次的活動中有人抱怨會場的麥克風音量太小,於是我便一面播放音樂,一面研究播音設備的操作方法。後來發現問題很簡單,原來是擴音器接到擴大器的線路有些接觸不良,重新接線就好了,音量要調多大就有多大。美中不足的是擴音器的音質不大好,所以音樂播放的效果就不怎麼樣。或許以後拿會費來改善播音設備吧!


開場之前所播放的幻燈片,搭配古典音樂的播放。如果能把會場左邊遮陽簾的漏光給遮蔽,並關掉最前面的燈光,畫面色彩會更加鮮豔。



由於有了新型投影機的助陣,讓我們看到交流會有史以來最好的畫面。



這是早期我所拍攝的Nepenthes campanulata,雖然當時的數位相機性能遠比不上現代,不過播放出來的效果仍然不差。值得一提的是那張照片所拍攝的那一盆Nepenthes campanulata,它曾經在第三次台北食蟲植物展上展出,有些人見到那一盆豬籠草便失去心神,從此開始追求Nepenthes campanulata。這是受害者對我的告白。


這次演講的主題是有關空氣溼度的控制,是延續前幾次演講的構想,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介紹食蟲植物的栽培技術。

台灣四面環海,陸地面積不大,所以台灣的空氣溼度是偏高的,這樣的環境來栽培食蟲植物,即使不太去管空氣溼度的控制,也能養得活,不像國外那種極端乾燥的環境,不悶不行。然而,還是會經常見到有人過度在意溼度的控制,認為空氣溼度便是要控制在某個程度,例如90%,然而多數人對於自動控制並無具體概念,會認為只要買了設備,就能輕易地把空氣溼度控制在他所想要的數值。

事實上,想要精確控制空氣溼度並不容易,因為空氣溼度直接受到溫度的影響,氣溫上升會導致空氣溼度下降,反之,氣溫下降則空氣溼度變高,所以一日當中,空氣的溼度會大幅變化,尤其物體因為陽光照射而變熱或沒得到陽光照射而變冷,其溫度變化比氣溫更大,所以在物體表面那一層空氣的溼度變化就更加劇烈,也就是說,這些現象衍生出下一個問題,那就是空氣溼度並不是均勻的,也不是恆定的,那表示說當你看到溼度計顯示的數值,那只代表「當下」所測得的數據,並不表示你沒在看溼度計的時候溼度還是一樣,而且溼度計只測得其周圍的空氣溼度而已,並不代表與溼度計相隔一段距離的植物也處在同樣的溼度之下。


空氣溼度計已經是普遍又低廉的電子產品,但千萬不要對這類家用等級的產品的準確度抱著過度期望,因為它們並不是非常準確,量測誤差可能很大。如果希望測得精準的量測值,那種等級的科學量測儀器很貴,而且必須定期送到具有公信力的單位進行校正,校正費用同樣不便宜。不過,空氣溼度測得準不準並不是食蟲植物栽培成敗的關鍵,所以我們還是可以拿家用的空氣溼度計評估空氣的潮溼程度,知道空氣是偏溼還是偏乾就夠了。


所以,如果要做到想象之中完美的溼度控制境界,首先必須先與外界隔離,因為外界環境變動很大,會超出機器的控制能力,接著必須讓空氣循環,以便讓溫度及溼度均勻,然後做好溫度控制。要做到這樣,才能談真正的溼度控制,也就是說,溼度設定在90%,機器就真的把空氣溼度控制在90%,不高也不低。只是要做到這個地步,所費不貲,以學術界使用的植物生長箱為例,像一台家用冰箱那麼大的機型,一台就超過50萬台幣。

其實,食蟲植物對於空氣溼度的要求並沒那麼苛刻,種在空氣溼度70%、80%或90%的環境下,不會有明顯的差異,不過,空氣溼度高於50%的環境,肯定比空氣溼度低於50%的環境,更能把食蟲植物種得好,所以這次演講的目的是要建立正確的觀念,食蟲植物需要的是「偏高的空氣溼度」,而不是「特定的空氣溼度」,與其控制空氣溼度,不如說怎麼營造出適合食蟲植物的空氣溼度。

要怎麼營造出空氣溼度偏高的環境,只要記得兩大原則,那就是「提供溼氣」和「維持溼氣」。提供溼氣這一件事,其實不需要刻意去做,因為我們通常把食蟲植物栽培在潮溼的栽培介質上,甚至把花盆浸在水裡,在你還沒意識到是否需要提高空氣溼度,植物早已沐浴在栽培介質及水盤蒸發出來的水氣當中了,植物本身也會散發水氣,更加強空氣溼度的提高。

所以,我們所要做的事,就只有維持溼氣這件工作。維持溼氣的工作非常重要,那是因為水要從潮溼的栽培介質表面或水盤的水表面蒸發,或是從植物的氣孔蒸散,都是非常緩慢的過程,只要微風一吹,好不容易累積起來的溼氣就被吹掉了。所以,維持溼氣的方法,就是阻止空氣的流動。

阻止空氣的流動很簡單,將食蟲植物用透明塑膠袋、透明容器蓋住,就達到完全阻止空氣流動的效果,可讓空氣溼度達到極限。不過這樣悶住植物的方式並不是很好的做法,因為妨礙修剪和施肥的工作,而且為了避免溫室效應,就不能晒太陽。所以這樣悶住植物的栽培方式只適合葉插、扦插、移植,或是剛買回家之後的馴化作業。

其實,更好的方式是尋找家裡適合栽培的環境,找個有光線但風比較小的陽台或窗台,並採用浸水方式來栽培,這樣就能自然形成空氣溼度偏高的環境。如果植物種得更多,密集的植物也有助於維持空氣溼度。如果在室內栽培,就完全不用擔心過度通風的問題,只要採用浸水方式,就能提供足夠的空氣溼度。如果擔心空調導致空氣乾燥,那就把食蟲植物種在水族箱或整理箱裡,而且上面不需要加蓋。


整理箱是便宜的容器,而且夠堅固,能夠隨意搬動,稍微碰撞並無大礙,是實用性至上的器具。如果講求美觀,那就改用玻璃水族箱,由於它很脆弱又很重,只適合固定放在同一位置,但若管理良好,這種栽培食蟲植物的水族箱會成為家裡視覺上的焦點。



是否需要把食蟲植物悶起來養,完全視情況而定。有些種類不悶就會長得很好,有些就是要悶才會長得好。所以,多多觀察它們的生長狀況,再決定適合它們的栽培方式。


如果戶外栽培環境的風太大,那就必須搭設塑膠布來防風,或是採用自動控制來定時噴水或噴霧。噴水或噴霧的另一個優點在於水的蒸發可以降溫,不過請記得若有降溫的需要時,就必須保持非常通風的狀態,水能夠充份蒸發才能達到降溫的目的;在密閉空間裡面再怎麼噴水噴霧,只能讓溼度提高,但無法降溫。

所以總結來說,栽培食蟲植物不需要依靠昂貴複雜精密的設備,只要把握住原則,就能輕易把空氣溼度提高到適合食蟲植物生長的程度,營造出適合食蟲植物生長的環境,至於是否需要時時刻刻緊盯著溼度計的數值,我想告訴你,我很久以前就沒在看溼度計了。

塔內植物園相關連結


活動照片
















































名稱

Beginner,1,Books,2,Dionaea,1,Dormancy,9,Drosera,16,Events,24,Fertilization,6,Growing,46,Humidity,7,Instrument,21,Knowledge,4,Life,7,Light,14,Medium,11,Nepenthes,19,Photography,4,Propagation,6,Roridula,1,Science,5,Suggestion,13,Temperature,4,Utricularia,3,Visit,5,Water,6,
ltr
item
漫步在食蟲植物的奇幻異境: 2010年夏秋高雄食蟲植物交流會報導
2010年夏秋高雄食蟲植物交流會報導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tmHpVWDnE_0XloAmKgo8C-W6vAcD2rZBTEgrDm_z5jBikIoUwG-dmk4TuSdnwya7fuw8lAz5xjPUg9tyId7Zvv4x8xlvWA6OfqV56PSzvBBOh4rWA0x1OXB2OS44YHxzMu96vlgCoqp4/s1600/01-20100822.jpg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tmHpVWDnE_0XloAmKgo8C-W6vAcD2rZBTEgrDm_z5jBikIoUwG-dmk4TuSdnwya7fuw8lAz5xjPUg9tyId7Zvv4x8xlvWA6OfqV56PSzvBBOh4rWA0x1OXB2OS44YHxzMu96vlgCoqp4/s72-c/01-20100822.jpg
漫步在食蟲植物的奇幻異境
https://cp-toxin.blogspot.com/2010/09/2010.html
https://cp-toxin.blogspot.com/
https://cp-toxin.blogspot.com/
https://cp-toxin.blogspot.com/2010/09/2010.html
true
1716039433037441333
UTF-8
Loaded All Posts Not found any posts VIEW ALL Readmore Reply Cancel reply Delete By Home PAGES POSTS View All RECOMMENDED FOR YOU LABEL ARCHIVE SEARCH ALL POSTS Not found any post match with your request Back Home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just now 1 minute ago $$1$$ minutes ago 1 hour ago $$1$$ hours ago Yesterday $$1$$ days ago $$1$$ weeks ago more than 5 weeks ago Followers Follow THIS PREMIUM CONTENT IS LOCKED STEP 1: Share. STEP 2: Click the link you shared to unlock Copy All Code Select All Code All codes were copied to your clipboard Can not copy the codes / texts, please press [CTRL]+[C] (or CMD+C with Mac) to 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