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自動滴灌系統



遠行,往往是園藝愛好者所頭痛的問題,所幸現在市面上已經有適用於家庭園藝的自動澆水系統,它就如同一件玩具一樣,花一個下午來組裝,就可以解決澆水的問題。

  ※     ※     ※

對於園藝愛好者來說,澆水是每天的作業,也是一門工夫:水澆得好,植物就長得好。然而,無論水澆得再好,仍然敵不過不得不臨時離家一段日子無人照顧的窘境,只要一出遠門,回到家中就要面對死去大半的植物、收拾殘局。

在農業上很早就用到自動澆水設備,不過農業用途的設備往往不適合個人小規模的栽培環境,再說,隔行如隔山,除了不知道那些專業的設備要去哪裡買之外,還不一定搞得懂那些東西怎麼用。

在家庭園藝這塊領域上,其實早就有一些園藝設施的製造商注意到這個需求,並開發相關的產品,顧客只要按照說明書,如同組裝一件玩具那樣,就可以自行安裝出一套適合自己栽培環境的自動澆水系統,不需要假手於外人。在十幾年前我還是大學生時,我就有想過要打造一套自動澆水系統用在我的食蟲植物上,不過當時在市面上並沒有看過家用的產品(或是我沒有注意到)。偶然間,在建國假日花市看到有一家代理商展示進口的園藝用品,品牌為「嘉丁(Gardena)」。我一見到這個品牌的產品,就愛上它了!因為他們提供多樣化的園藝用品,差不多涵蓋了所有家庭園藝用得到的工具,做工又相當精緻。他們在滴灌系統上也有完整的解決方案,正好打中我這種喜好DIY的人的需求。

只是這個品牌的產品相當昂貴,價錢大約是國產的兩三倍,以我當時還是學生的經濟能力,只能買一點零件回去測試,根本就買不起那個價格高達6000元的自動控制器。再說,當年其實我就已經解決自動澆水的問題,購買一些簡單的材料來組裝自動加水裝置,只消把水盤灌滿水就好了,並沒有迫切的需要來架設那一套昂貴的滴灌系統。

雖然我靠那套自動補水的浸水式栽培系統來栽培食蟲植物就足以打天下,我也一直鼓吹浸水栽培的好處,但還是不得不承認有一些食蟲植物用澆水的方式來栽培會比較好,尤其是豬籠草,雖然我家裡的豬籠草浸水已經活了十年以上,但看到有些人用澆水或灑水方式來灌溉的栽培效果更好,就連「Exotica Plants」這種世界級的農場在量產豬籠草也採用最麻煩的滴灌系統,每一盆豬籠草都接一條水管來澆水,可以見得澆水方式的確有它的優點。

在幾年前我就打算架設滴灌系統,不過一直沒有很熱心來做這件事,因為我在外面租到的小套房大多沒有陽台,只能種在室內,但在室內架設滴灌系統其最大的挑戰,便在於要如何解決花盆流出來的水。雖然可以在花盆下方設置大水盤來承接多餘的水,但是水總會滿,滿出來的水要往何處去呢?在水盤側面接一條水管拉到浴室就可以解決,但若管線塞住又恰好無人,那家裡就要積水了。

前面這種做法還有一點有待克服的,就是一直買不到一個關鍵零件,那是一種特殊的接頭,一端有組件可以穩穩地鎖在水盤上,另一端接水管。各位千萬不要以為隨意拿個水管切一截,插入水盤上面挖好的洞,再用什麼黏膠之類的把縫隙填起來就好了,沒那麼簡單,因為很少有適合的黏膠可以把塑膠黏得很牢固,通常是在你剛做好時看起來很堅固,用手搖一搖扭一扭好像很穩,但就是會在某一天不小心撞到時,縫隙就裂開來了。

於是,這個架設滴灌系統的夢想就放在心裡面。直到今年年初我搬了家,從小套房換成獨立門戶的公寓才得以實現。現在的住所有四個窗台和兩個陽台,而且都有半日照,一面東晒,另一面西晒。缺點是鳥很多,有麻雀也有鴿子,為了防止鳥害,必須搭網防鳥。

然後我買了一套國產的滴灌系統,這是在建國花市買的,上市已經好一段時間。這一組家用的滴灌系統已經包含了所有必備的基本設備及零件:自動控制器、水管、滴水頭、支架,只要依照說明書的指示就能獨立完成。


這一組滴灌套件最基本的供水能力大約為15盆花盆,不過可以再加購更多的零件來擴大規模。


原本是可以很快就完成,不過在怎麼連接水源上遇到一點小麻煩。我家的陽台有兩個水龍頭,一個已經接上洗衣機,另一個雖然沒用到,但我不打算把它接上滴灌系統,因為若臨時有其他地方需要用水,就得要拆掉。於是還是把目標重新放在洗衣機的水源上。

由於考慮到易於拆卸重裝,所以使用快速接頭。這一類家庭用的水管快速接頭是世界通用的規格,所以即使是不同品牌的接頭也可以互相連接。但要注意這種快速接頭接水管的那一端有分兩種尺寸,如果買錯了就無法接上水管。


快速接頭上都有一個可動的套筒(如圖中橘色的部份),向後拉就可以讓快速接頭分離開來。把快速接頭插回去也很容易,插到底可以感覺得到內部有裝置卡緊了,那就表示接好了,即使水壓很大也不會漏水。



這個水龍頭接了四個零件。首先在水龍頭上接一個接頭,用其金屬珠鍊將接頭掛在水龍頭上,這樣就不會脫落。接著接上Y型接頭,將水源分成兩道,便可以接上快速接頭。左邊的接頭是粗管,用來接洗衣機,右邊是細管,用來接自動控制器。這裡用了兩個廠牌的產品,綠色的部份是國產的,橘色套筒的是Gardena。



所有管線的全貌,自動控制器接到下方,固定在牆上的金屬水管上。



這種定時控制器說穿了是間歇式控制器,它的功能很簡單,它只控制多久澆一次水,以及每次澆水的時間長度。其時間控制的選擇比較有限,只有8種選擇,但可以透過左上角的按鍵讓時間再細分為1/2或1/4,就變成有24種時間控制的選擇。這個控制器使用兩個2號電池供電,倒不用擔心電池沒電無法控制的問題,因為在電力耗盡之前,控制器會發出聲音及燈光來警示。



在這個使用環境中,自動控制器的固定方法很簡單,就只是把它用魔帶綁在牆面上的金屬水管。假如水龍頭外圈有螺牙,也可以直接把自動控制器鎖上去。



自動控制器下方的固定情況。



這個自動控制器下方提供四個接頭來接水管。在這裡,我只使用一條管線,故用蓋子封住其他三個接頭。



將水管沿著瓦斯管固定,這樣就可以省得額外購買固定水管的零件。



為了避免踩到水管,所以將水管沿著牆角固定,所以需要用到較長的水管。然後將水管拉到鐵窗上,延伸到另一個窗台去。



旁邊的水龍頭也順便接個快速接頭來接水管。這個水龍頭接了三種不同品牌的零件,快速接頭部份有兩種不同的顏色,那就表示那是兩種不同的廠牌,都是台製品,所接的水管則是Gardena,價錢很貴,不過還是買了一條來試試看。其實買這一條長的Gardena水管最原先的目的,是為了替自動控制器接上水源用的,但總不能跟人家說我只需要買1呎長吧!



自動澆水裝置在陽台上的設置情形。雖然它本身具有防水功能,不過還是建議設置在遮雨及遮陽的地方,以延長使用壽命。



窗台上擺了12盆5吋蘭花吊盆。採用蘭花吊盆的目的是它吊掛用的鐵線可以當作豬籠草的支架。



由於陽台上有風,所以替每一盆豬籠草套袋,但上半部全部打開以利透氣,強迫豬籠草若要長大,就要適應外界比較乾燥的空氣。



自動控制器接出來的黑色水管從隔壁陽台拉過來,穿過紗窗網。這裡鳥多,有麻雀和鴿子,為了防止它們搗蛋,把整個鐵窗全部圍上紗窗網。



每一個花盆都需要一個滴水頭。



這種滴水頭可以調整水流量,旋鬆的話,水就會噴灑出來。



如果旋得緊一點,就變成滴水,水只會流出來。如果旋到底,就會把水流關掉了。


在農業或園藝上,自動澆水不外忽就是灑水式和滴灌式這兩大類。滴灌式澆水系統很適合用在家庭這種小規模的栽培環境,每一個滴水頭都確實把水注入每一個花盆,不像灑水裝置會把大量的水灑在花盆之外,是一種相當節水的澆水方法。

若要說滴灌式澆水系統的缺點,那就是它的管路比較複雜,因為每一個花盆都要接一個滴水頭,而且管線又多又長。若要更動花盆,管線難免受到牽連。另外,每個滴水頭的水流流量非常難以控制,因為水總是走最容易流動的路線,所以你會發現有些滴水頭的水流量很大,有些水流量太小。

本篇範例中所用到的產品其優點是滴水頭的水流量可以調整,不過它並沒有那麼理想,因為很難把每個滴水頭的流量調節一致,但多少是比Gardena第一代的滴水頭來得好,因為第一代的滴水頭完全不能調整,只能選擇兩種流量不同的滴水頭。現在Gardena有推出具有水壓平衡能力的第二代滴水頭,不過還沒試用過,不知其功效如何。

這個國產的自動澆水系統比舶來貨便宜許多,但缺點也很多:自動控制器所採用的塑膠材料看起來等級不太好,不知道過了幾年之後是否就會劣化碎裂;電池的更換不易,雖然電池僅僅偶爾更換,但應該可以有更好用的設計;內部零件的等級看起來並不高,不知道是否耐用;滴水頭等零件的模具做得太粗糙,所以有些零件的毛邊嚴重到只能把那個零件廢棄掉,除非你有空閒拿刀子去修掉毛邊;那些接頭的螺牙做得太緊,水管也很難套上接頭,我才裝好這12組滴水頭,手指就又酸又痛;說明書的內容無法一目了然,排版不佳,版面也不好看,那麼多字塞在一張紙上,顯得小氣;產品外包裝的說明文字全是英文,頗有行銷全球的雄心壯志,但產品包裝設計不佳,欠缺美感,這就上不了台面了。

雖然這個產品有這麼多的缺點有待改善,但倒沒有因為那些缺點導致整套系統無法運作,花點時間耐心去組裝、調整,仍能達到它應有的效益。若要說這套產品的優勢,大概就在於國內的行銷上,這在台灣市場上的能見度大概算是最高的;相較之下,Gardena雖然是國際水準的產品,但其代理商並沒有很積極在行銷,以我過去曾有7年幾乎每星期逛建國假日花市的經驗,只見過幾次Gardena的產品出現在花市。全台唯一的門市設在台中的廣三Sogo百貨公司,我之前還是因為跟人約在台中,才順道去參觀那個專櫃。當然我認同Gardena的產品對於台灣人來說是太貴所以不好賣,但在水族市場上,同樣來自德國的EHEIM過濾器也相當貴,但幾乎台灣各大水族館都買得到。所以,Gardena在行銷上是需要好好努力一番。在台灣,喜好園藝的有錢人其實不少,只是我相信這些買得起Gardena的人,大概都不知道這個品牌吧!

最後仍要再次提醒最重要的觀念,設置自動澆水系統的目的並不是讓你從此就可以把澆水這一回事丟到腦後,你仍然必須要經常巡視你的自動澆水系統是否正常運作,是否每一盆植物都得到足夠的水,因為天有不測風雲,誰知道哪天管路塞住、管路脫落、自動控制器故障、電力耗盡,或是小孩、寵物搗蛋,就會導致整個自動澆水系統停擺。

設置自動澆水系統的最大目的,其實是在於節省人力,節省澆水的時間,尤其是當栽培規模很大,每天澆水耗掉半小時一小時以上,如果使用自動澆水,就能有多餘的時間作為其他運用。當然,自動澆水系統也解決了長期外出無法澆水的困難,但要記得前面剛講過的,自動澆水系統並非萬無一失,必須要時時檢查,多多了解你家的自動澆水系統的脾氣,這才能保障長期外出時仍能穩定運作。

延伸閱讀
名稱

Beginner,1,Books,2,Dionaea,1,Dormancy,9,Drosera,16,Events,24,Fertilization,6,Growing,46,Humidity,7,Instrument,21,Knowledge,4,Life,7,Light,14,Medium,11,Nepenthes,19,Photography,4,Propagation,6,Roridula,1,Science,5,Suggestion,13,Temperature,4,Utricularia,3,Visit,5,Water,6,
ltr
item
漫步在食蟲植物的奇幻異境: 試用自動滴灌系統
試用自動滴灌系統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EUzZn0J_lXUEFiMlrZiHkIxKxCLrYR4R_Nhg0Oe83RmZI4oPmG_MDgW6tM15YkDGH1jlLNpRwckONw-fchfWrh56gtz6ZJ1gv0h1cK6jG5K0W34yY-HPIapSwFKY04SKUzZyea97nZGY/s1600/01-20100718_21.JPG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EUzZn0J_lXUEFiMlrZiHkIxKxCLrYR4R_Nhg0Oe83RmZI4oPmG_MDgW6tM15YkDGH1jlLNpRwckONw-fchfWrh56gtz6ZJ1gv0h1cK6jG5K0W34yY-HPIapSwFKY04SKUzZyea97nZGY/s72-c/01-20100718_21.JPG
漫步在食蟲植物的奇幻異境
https://cp-toxin.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html
https://cp-toxin.blogspot.com/
https://cp-toxin.blogspot.com/
https://cp-toxin.blogspot.com/2010/07/blog-post.html
true
1716039433037441333
UTF-8
Loaded All Posts Not found any posts VIEW ALL Readmore Reply Cancel reply Delete By Home PAGES POSTS View All RECOMMENDED FOR YOU LABEL ARCHIVE SEARCH ALL POSTS Not found any post match with your request Back Home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just now 1 minute ago $$1$$ minutes ago 1 hour ago $$1$$ hours ago Yesterday $$1$$ days ago $$1$$ weeks ago more than 5 weeks ago Followers Follow THIS PREMIUM CONTENT IS LOCKED STEP 1: Share. STEP 2: Click the link you shared to unlock Copy All Code Select All Code All codes were copied to your clipboard Can not copy the codes / texts, please press [CTRL]+[C] (or CMD+C with Mac) to copy